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海面高度和输运流函数: 全球 变网格模式结果
引用本文:魏泽勋,方国洪,崔秉昊,方越,何宜军.南海海面高度和输运流函数: 全球 变网格模式结果[J].中国科学D辑,2002,32(12):987-994.
作者姓名:魏泽勋  方国洪  崔秉昊  方越  何宜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61
3. 成均馆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水原,440-746,韩国
4. Texas,A,&,M,University,College,Station,TX,77843-3146,USA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编号:G1999043808),国家863计划青年基金(编号:2001AA639100),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编号:97-926-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76004,498760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编号:KZCX2-202)资助项目
摘    要:为了研究南海环流结构和变异及其与外部水域的关系, 我们建立了一个嵌套于全球大洋环流模式中的高分辨率中国近海环流数值模式. 给出模拟所得南海月平均以及年平均的海面高度和流函数分布, 与TOPEX/POSEIDON资料比较表明, 所得海面高度距平与观测十分一致. 基于这些结果, 讨论了南海的环流结构, 尤其是上层环流结构. 结果表明: 对于表层海水来说, 黑潮在冬、春和秋季均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 夏季则表层没有入侵. 但对于整个海水而言, 全年均有海水从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 这一差异表明, 在夏季, 太平洋的海水是在次表层和中层入侵南海的.南海北部陆坡附近全年受气旋式环流控制. 夏季的南海南部反气旋流圈、越南东南离岸流和冬季的南海南部气旋流圈都得到了很好的再现. 南海海面高度和海面高度距平之间的差异明显. 表明, 在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研究南海的上层环流时, 长期平均海面高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南海  海面高度  海面高度距平  流函数  数值模式
收稿时间:2002-02-08
修稿时间:2002年2月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