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痛泻要方异病同治溃疡性结肠炎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
引用本文:张 琨,王香凝,王 颖.痛泻要方异病同治溃疡性结肠炎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39(6):170.
作者姓名:张 琨  王香凝  王 颖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210033
摘    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痛泻要方异病同治溃疡性结肠炎(UC)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筛选痛泻要方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靶点,分别从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获取UC和IBS疾病靶点,运用微生信Venn绘图工具得到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绘制网络图;利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在BioGPS中检索核心靶点在器官组织的分布信息;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的结合活性。结果:痛泻要方中β-谷甾醇、山柰酚、柚皮素等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SRC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核心靶点来干预体内炎症调节、巨细胞病毒及EB病毒感染、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凋亡等途径而发挥作用。核心靶点主要分布在伯基特淋巴瘤、平滑肌、结肠等部位。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痛泻要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抑制肠道炎症,调节免疫失衡,改善结肠组织氧化应激,并从抗病毒,改善肠道菌群,修复肠黏膜屏障等途径发挥异病同治UC和IBS的作用。

关 键 词:溃疡性结肠炎  肠易激综合征  异病同治  痛泻要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