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东缘岷山活动地块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启示
引用本文:李佳妮,韩竹军,罗佳宏,郭鹏.青藏高原东缘岷山活动地块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与启示[J].地震地质,2021,43(6):1459-1484.
作者姓名:李佳妮  韩竹军  罗佳宏  郭鹏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摘    要:深入理解活动地块如何控制区域强震活动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岷山活动地块及其邻近地区2000—2019年39076个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结合1972—1999年同区域仪器记录的地震目录,共计获得该区48110个地震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内自1933年以来的4个M≥7.0大地震不同时段的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分析.结果表明:这4次M≥7.0的地震序列在空间上均沿着岷山活动地块边界带分布,显示活动地块对区域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区域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不同时段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较好地限定了4次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及其位置.综合分析结果认为,1976年松潘MS 7.2地震与2017年九寨沟MS 7.0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基本相同,但它们与1976年平武MS 7.2地震的发震断层在走向上存在约60°的差异.这3次大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分属于2条断裂.其中,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和1976年松潘M7.2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树正断裂,而1976年平武MS7.2地震的发震断层为近SN向的虎牙断裂北段.从地震活动性角度来看,1933年叠溪M7.5地震的发震断层应为岷江断裂南段.2017年九寨沟MS 7.0地震发生在1976年松潘MS 7.2地震与岷江断裂之间的空区.在岷山活动地块周缘很可能还存在2个地震危险区,分别位于虎牙断裂南段和岷江断裂中北段.岷山地块周缘的大地震类型很可能属于前震-主震-余震型.因此,从地震预报的角度出发,建议加强对这2个地震空区的监测.

关 键 词:岷山地块  小地震精定位  地震序列  发震断层  地震危险区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SEISMIC ACTIVITY AROUND MINSHAN ACTIVE BLOCK IN 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LI Jia-ni,HAN Zhu-jun,LUO Jia-hong,GUO Peng.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SEISMIC ACTIVITY AROUND MINSHAN ACTIVE BLOCK IN 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J].Seismology and Geology,2021,43(6):1459-1484.
Authors:LI Jia-ni  HAN Zhu-jun  LUO Jia-hong  GUO P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