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风"海鸥"激发地脉动源区的联合台阵定位研究
引用本文:林建民,方孙珂,倪四道.台风"海鸥"激发地脉动源区的联合台阵定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2):4341-4354.
作者姓名:林建民  方孙珂  倪四道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洋观测-成像试验区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舟山 316021;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 43007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摘    要:利用台风所激发的P波地脉动信号,地震学家近年来开始尝试通过地震学方法定位、监测台风.由于单台阵定位精度的局限性(主要取决于台站数目、孔径和结构等),本文提出了将台阵至源区的距离作为归一化权重因子、结合反卷积技术的双台阵联合定位方法,并利用中国喜马拉雅二期台阵(ChinArray II)和日本高灵敏度地震台网(Hi-net)的连续波形数据,对 2014年西北太平洋强台风"海鸥"所激发的 P波地脉动源区进行了定位测试.联合定位结果与理论模拟源区具有较好一致性:台风"海鸥"位于菲律宾海时,其激发海浪与台风"风神"遗留涌浪相互作用而激发的P波地脉动源区偏离"海鸥"移动轨迹;而当"海鸥"进入南海后,其激发的P波源区则紧随台风中心.与单台阵定位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以下方面影响:(1)单台阵响应函数强旁瓣导致定位结果出现"伪影"、不聚焦;(2)台阵至源区距离小于~26°时,P波沿复杂浅地层传播时实际走时与基于理想地球模型的理论预测走时存在较大偏差导致近场定位误差增大;以及(3)上地幔三重震相的干扰等.因此,该方法有效提升了定位结果的聚焦性与稳定性,实现对"海鸥"激发P波地脉动源区的全程、稳定定位追踪,为发展基于地震学的台风监测新方法提供支持.

关 键 词:台风  地脉动  地震台阵  定位

Investigation of typhoon Kalmaegi-induced microseism source regions using combined seismic arrays
LIN JianMin,FANG SunKe,NI SiDao.Investigation of typhoon Kalmaegi-induced microseism source regions using combined seismic arrays[J].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21,64(12):4341-4354.
Authors:LIN JianMin  FANG SunKe  NI SiD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