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地震区划图地震构造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以中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区为例
引用本文:高战武,陈国星,周本刚,周庆,雷清清.新地震区划图地震构造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以中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区为例[J].震灾防御技术,2014,9(1):1-11.
作者姓名:高战武  陈国星  周本刚  周庆  雷清清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辽宁省地震局,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中强地震区潜在震源识别及其震级上限判定技术(2006BAC13B0102)”和“特大地震震源模型参数研究(2012BAK15B0103)”资助
摘    要:在新编全国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工作中,采用了三级划分的技术思路,即在地震统计区内先划分出地震构造区,以控制地震统计区内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差异性,然后,在地震构造区内再进行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构造区划分是新编全国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论述了地震构造区的定义、作用、划分原则和依据等。介绍了中国东部地区地震构造区划分方案,并以东北地震区和华南沿海地震带为例,对地震构造区划分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 键 词:新地震区划图  地震构造区  中国东部
收稿时间:2013/8/27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震灾防御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震灾防御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