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邱东晓,黄菲,杨宇星.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4):525-532.
作者姓名:邱东晓  黄菲  杨宇星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081;民航宁波空中交通管理站,浙江,宁波,315154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大气所联合创新青年学者计划项目;中国海洋大学绿卡工程和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
摘    要: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等温面所包含的>27.5℃的暖水体积或强度,并采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均具有显著的准10 a的周期振荡和1976~198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特征,暖池由1976年前的"冷"暖池转变为1986年后的"热"暖池;暖池指数的季节循环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特征,特别是西太平洋暖池在异常暖年代其季节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暖池三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暖年代热带南印度洋暖水的向西向南扩张和西太平洋暖池东边界的向东及北边界的向北扩张,暖异常主要分布在60 m以浅的上混合层中暖池的东边界区域,而其下面的温跃层内则为更强的异常降温,垂向上表现出上暖下冷的斜压模态结构,而温跃层和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在不同暖池区则有不同的特点,表明东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可能由不同的机制引起,尚需进一步分析其海洋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关 键 词:暖池  年代际变化  印度洋  太平洋  三维结构
文章编号:1672-5174(2007)04-525-08
修稿时间:2007-01-312007-04-03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QIU Dong-Xiao,HUANG Fei,YANG Yu-Xing.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J].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7,37(4):525-532.
Authors:QIU Dong-Xiao  HUANG Fei  YANG Yu-Xing
Institution:1.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1, China; 2. College of Marine Meteorolog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3. Ningbo Air Traffic Manage Station of Civil Aviation, Ningbo 315154, China
Abstract:
Keywords:warm pool  decadal variability  the Indian Ocean  the Pacific  3-dimensional struc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