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祁连山地区当地居民对雪豹(Panthera uncia)野生猎物物种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英文)
引用本文:Casey D.SULLIVAN,陈鹏举,Justine Shanti ALEXANDER,白德凤,时坤.祁连山地区当地居民对雪豹(Panthera uncia)野生猎物物种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英文)[J].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18(5).
作者姓名:Casey D.SULLIVAN  陈鹏举  Justine Shanti ALEXANDER  白德凤  时坤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野生动物研究所;国际雪豹基金会;北京市海淀区陆桥生态中心
摘    要: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之一的人兽冲突(HWC)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了解人兽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于预防和缓解人兽冲突十分重要。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大量的人口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剧了当地居民与捕食动物以及猎物之间的冲突。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8个村庄46户当地牧民的访谈,调查评估了祁连山地区当地居民对岩羊(Pseudaois nayaur,Hodgson,1833)、白唇鹿(Carvus albirostris,Przewalski,1883)、马鹿(Cervus elaphus,Linnaeus,1758)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Hodgson,1841)的态度。我们调查了当地基于草原畜牧业的三种生态修复政策(禁牧、可持续放牧和种草)对当地居民的影响,研究了这些政策对当地居民对野生动物态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当地牧民对野生动物持中性态度,但对岩羊表现出消极态度。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的结果表明,不同村庄的牧民对特定物种的态度不同,社会经济因素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结果。此外,我们发现,尽管有时当地居民对一些政策的实施持消极看法,禁牧和其它政策的实施和当地牧民对野生动物的积极态度依然呈正相关。这一发现表明,我们通常认识的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的因素与实际的威胁因素之间存在潜在偏差。同时,我们发现当地居民报道的家畜死亡主要是可预防性疾病造成的,因此,对当地流行性疫源疫病的防控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的野生动物态度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