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州南沙湿地中人工红树林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动态
引用本文:李玫,管伟,姜仲茂,廖宝文,陈玉军.广州南沙湿地中人工红树林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动态[J].湿地科学,2023(5):716-722.
作者姓名:李玫  管伟  姜仲茂  廖宝文  陈玉军
作者单位: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2. 热带林业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094);
摘    要:以2002年在广州市南沙湿地中人工营造的6种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5年10月、2010年8月和2016年11月,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对6种红树群落的结构和其分布区的土壤性质动态进行研究,旨在为广东省红树林生态恢复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的低温冷害使人工营造的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群落消亡,重新种植海桑后,2016年11月,海桑植株的保存率仍为0;在秋茄(Kandelia obovata)生长初期,随着树高的增高,秋茄的胸径变粗,秋茄群落的植株密度减小,在秋茄生长的中、后期,秋茄的树高几乎不再增高,其胸径继续变粗;在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生长初期,随着树高的生长,其胸径增粗,在无瓣海桑生长的中、后期,其树高持续增高,胸径不断增粗,但是无瓣海桑群落的植株密度逐渐减小,体现了无瓣海桑林的自疏作用;无瓣海桑+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群落、无瓣海桑+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群落和无瓣海桑+秋茄群落中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无瓣海桑群落的相似,林下红海榄、木榄、秋茄的生长速度依次减小...

关 键 词:红树林  土壤性质  无瓣海桑  木榄  南沙湿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