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场和环流场的诊断分析 II: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及其大型垂直环流场
引用本文:杨伟愚,叶笃正,吴国雄. 夏季青藏高原热力场和环流场的诊断分析 II: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及其大型垂直环流场[J]. 大气科学, 1992, 16(3): 287-301.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3.05
作者姓名:杨伟愚  叶笃正  吴国雄
摘    要:本文使用经过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对1979年7月月平均进行分析,计算了垂直速度、散度、垂直剖面函数和速度势函数等物理量以及上升气流轨迹,给出了夏季高原主体地区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和详细的高原地区不同经纬度剖面垂直环流场的特征和分布. 配合夏季高原高层强大稳定的反气旋高压带,高原主体地区为整层上升气流区,但ω场有东西两个上升中心,它们是两个对流活动上升中心,两部的中心位于狮泉河和改则之间偏北的地区,东部的位于那曲一带. 本文给出了高原地区三个主要的经向环流圈(南北两侧下沉的小环流圈、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的经度位置和高原地区与西太平洋之间发生遥相关的主要纬度位置,发现在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中,在赤道以南的下沉气流主要来自高原与15°N之间,从高原上升的气流仅在对流层上部(200hPa左右)跨过赤道.从高原西部上升的气流往往从非洲至印度尼西亚一带跨过赤道,而从高原东部及其东侧我国大陆上升的气流往往下沉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

关 键 词:垂直速度   散度   对流上升中心   经向环流   纬向环流

The influenc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he thermal and circulation fields over East Asia in summer II: Main features of the local circulation fields and the large-scale vertical circulation fields
Yang Weiyu,Ye Duzheng and Wu Guoxio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he thermal and circulation fields over East Asia in summer II: Main features of the local circulation fields and the large-scale vertical circulation fields[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2, 16(3): 287-301.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92.03.05
Authors:Yang Weiyu  Ye Duzheng  Wu Guoxi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