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OMI-TOMS与OMI-DOAS臭氧柱总量产品在中国地区的比较
作者姓名:胡玥明  闫欢欢  张兴赢  孟晓阳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应用共性关键技术项目(32 Y20A18 9001 15/17、05 Y20A16 9001 15/17、05 Y20A16 9001 15/17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2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01413)共同资助
摘    要:
臭氧是十分重要的痕量气体,它具有活跃的化学反应特性和较强的辐射特性,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获得准确的臭氧柱浓度信息十分重要。搭载在AURA上的OMI探测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其获得的臭氧产品有两种,一个是基于TOMS V8算法反演得到的OMI-TOMS产品,另一个是由DOAS算法得到的OMI-DOAS产品。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算法产品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次,分别分析了两种算法与像元位置的关系,在不受行异常现象影响的像元处,两种算法均不受像元位置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云和太阳天顶角对两种算法的影响,有云时两者的差异更大,云量在70%时两者的差异最大,而且,当有云存在时,两者的偏差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加。平流层SO_2和吸收性气溶胶对两种算法没有显著影响。

关 键 词:OMI-TOMS V8  OMI-DOAS  中国  臭氧柱总量    太阳天顶角
收稿时间:2018-01-18
修稿时间:2018-10-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