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辽盆地南部晚白垩世沉积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引用本文:卢天军,刘鑫,姜山,张亮亮,宁君,王海涛,苏连驰,武飞,翁海蛟,宫天琦.松辽盆地南部晚白垩世沉积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J].铀矿地质,2022(4):607-617.
作者姓名:卢天军  刘鑫  姜山  张亮亮  宁君  王海涛  苏连驰  武飞  翁海蛟  宫天琦
作者单位:核工业二四三大队
摘    要: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近年在松辽盆地南部施工的钻孔资料,划分上白垩统找矿目的层泉头组、姚家组、四方台组和明水组的层序地层,并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结合粒度分析,探讨区内沉积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远景预测。研究发现,盆地在填平补齐过程中,主力物源先后经历由盆地南缘→盆地西南缘→盆地西缘的转变。自南向北的姚家期的河流受到高海拔、高落差的古隆起阻挡,发生曲流河向辫状河的逆向转变,在钱家店铀矿床区域内沉积了大规模有利于铀成矿的山间辫状河砂体。盆地南部晚白垩世沉积演化过程中,构造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大断裂夹持的古隆起带之间的山间河谷砂体沉积环境有利于铀成矿砂体的发育,大断裂交汇部位的凹陷区是铀成矿有利区。

关 键 词:沉积演化  辫状河砂体  铀成矿  松辽盆地南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