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粤东汕尾港潟湖-潮汐通道体系的演变及泥沙运动
引用本文:应秩甫,王鸿寿,陈志永.粤东汕尾港潟湖-潮汐通道体系的演变及泥沙运动[J].海洋学报,1990,12(1):54-63.
作者姓名:应秩甫  王鸿寿  陈志永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系 广州 (应秩甫,王鸿寿),中山大学地理系 广州(陈志永)
摘    要:汕尾港的发展是与它所在的澙湖-潮汐通道海岸体系的发展相联系的,特别是与作为天然防波堤的通道边缘沙嘴的消长相联系.这条沙嘴经历了近50年的变迁,于1979年8月2日在台风袭击下溃断.本文着重探讨了汕尾澙湖-通道体系的发展,通道边缘沙嘴的消长与沿岸泥沙运动的关系. 汕尾澙湖-潮汐通道的发展所遵循的模式是:(1)敞开的海湾阶段,(2)半封闭的澙湖阶段,(3)澙湖-通道阶段,(4)决口-改道阶段.汕尾港已处于发展的第(4)阶段. 汕尾港通道边缘沙嘴的演变,50年来也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1)1930年时,沙嘴尚未形成,仅在新港、月眉沿岸有一条离岸沙嘴.(2)1955年前后,在新港、月眉离岸沙嘴崩溃时,品清湖出口处开始长出新的沙嘴.(3)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这条沙嘴每年延长约50—60m,成了汕尾潮汐通道的边缘沙嘴.(4)1965—1974年的10年中,汕尾潮汐通道最为稳定,汕尾港也成了著各的避风港.(5)70年代后,由于沙嘴的被“拉长”超出了与这一体系中动力作用相适应的限度,波浪和潮流对沙嘴的建设作用变为破坏作用.结果,沙嘴头大腰细而崩断,崩断处不断扩大,已有代替原口门的趋势. 由于这条沙嘴是汕尾港防浪的天然屏障,它的溃断已使汕尾港蒙受重大的损失.如何整治和恢复沙嘴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本文也对此提出了几点意见.

收稿时间:1987/10/16 0:00:00
修稿时间:1988/7/26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