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岩性油气藏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准东阜11井区为例
引用本文:陈永波,潘建国,高建虎,白晓寅,尹路,许多年,陈雪珍,王斌.岩性油气藏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准东阜11井区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4):1598-1608.
作者姓名:陈永波  潘建国  高建虎  白晓寅  尹路  许多年  陈雪珍  王斌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209604)资助
摘    要:随着准噶尔盆地腹部及准东地区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对象也变得复杂,已往古凸起上的断块和低幅度背斜为主的勘探目标变得越来越少,勘探目标转向斜坡区和深凹陷的岩性油气藏成为必然趋势,此类油气藏的主要特点是:圈闭幅度较低,砂层厚度较小,横向变化快,地震识别、落实评价困难.本文针对地质难点,以准噶尔盆地准东阜11井区岩性油气藏为研究对象,逐步形成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应用效果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准东阜11井区岩性油气藏特征,建立了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开发和自研出了一套适合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的技术系列,主要包括精细的井震标定技术、精细的全三维自动追踪技术、断裂识别技术、动态构造演化分析技术、沉积微相分析技术、储层预测技术、流体预测技术及有利目标区块选择评价技术;利用此技术系列对准东地区阜11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J1s)发育的岩性圈闭进行了综合预测,识别了三个可供钻探的断层-岩性圈闭,其沉积微相为扇三角洲前缘的席状砂,圈闭面积在1.75 km2~6.1 km2之间,砂岩厚度在10 m~25 m之间,油气检测处于有利位置,累计圈闭面积达12.39km2,从而扩大了该区岩性圈闭识别的数量和精度,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 键 词:准东地区  岩性油气藏  地球物理技术  岩性圈闭分布范围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