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可达性的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演变
引用本文:王永超,吴晓舜,刘洋,王士君.基于可达性的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56-60.
作者姓名:王永超  吴晓舜  刘洋  王士君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摘    要:从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交通因素入手,在其变化过程中探讨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结构的演变。以可达性作为度量沈阳经济区交通因素优劣性的指标,通过对1992,2000和2011年3个时段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可达性,并通过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叠加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中心极化明显,内部圈层中心地体系完整,发达程度高,主要交通轴线上的中心地数量及规模发展较快。在交通因素主导下,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相互作用强烈,并引导中心地视图向点轴与圈层相融合的蛛网模式演变。

关 键 词:可达性  中心地结构  交通因素  蛛网模式  沈阳经济区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entral Places in Shenyang Economic Zone Based on Accessibility
Wang Yongchao , Wu Xiaoshun , Liu Yang , Wang Shijun.Th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entral Places in Shenyang Economic Zone Based on Accessibility[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3,32(1):56-60.
Authors:Wang Yongchao  Wu Xiaoshun  Liu Yang  Wang Shijun
Institution:(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