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莫高窟PM10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作者姓名:杨小菊  赵学勇  武发思  张正模  薛平  陈章  汪万福  张国彬
作者单位:1.敦煌研究院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甘肃 敦煌 736200;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乌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甘肃 兰州 730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25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522200);甘肃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0JR5RA051);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2020-KJ-YB-7)
摘    要:采用2018年敦煌莫高窟第16窟窟内与窟区PM10浓度及气象数据,分析PM10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两处监测点PM10浓度主要分布在50 μg·m-3以下,受重污染天气影响较小;春、冬、秋、夏季依次降低,窟区PM10浓度在春、冬季高于窟内,夏、秋季反之。(2)PM10浓度3月最高,9月最低,5—9月窟内月均值高于窟区。PM10污染日数窟内5月最多,而窟区3、5月较多。(3)PM10浓度日变化曲线在春季和秋季呈“双峰”型,夏季和冬季呈“单峰”型。(4)在半封闭环境的洞窟内,沙尘暴发生前后,PM10浓度达到极值及恢复至原来水平的时间均滞后于窟区。(5)在不同季节PM10浓度与气温、风速和降水呈负相关。除秋季外,PM10浓度与相对湿度、气压呈正相关。(6)窟区全年主风向为ESE,在冬春两季,此风向PM10浓度最高,PM10主要来自三危山前的戈壁滩、干涸的大泉河河道以及窟前裸露的地表积尘。

关 键 词:莫高窟  PM10  变化特征  气象要素  文化遗产保护  
收稿时间:2021-03-30
修稿时间:2021-07-13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沙漠》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沙漠》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