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1年11月5日贵州梵净山强雷电特征及天气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舒国勇,黄 红,晏理华.2011年11月5日贵州梵净山强雷电特征及天气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3,36(1):65-70.
作者姓名:舒国勇  黄 红  晏理华
作者单位:1. 铜仁地区气象局,贵州铜仁,554300
2. 贵州省气象局,贵阳,550002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基金项目"铜仁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
摘    要:2011年11月5日贵州东北部梵净山景区出现强雷电天气,导致34名游客遭遇不同程度的雷击伤害.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天气图、雷达卫星资料、高空资料,对这次雷击事故的雷电特征和雷电天气成因的分析结果表明:1)雷击事故发生时,闪电密度不大,但正闪强度高达259 kA,这在铜仁的冬季属于万分之二的小概率事件.2)高山以及山体上的金属物充当了引雷载体,完全石质结构的山体,因防雷设施不健全,强雷电不能扩散,而产生了直接雷击伤人.3)复杂的大气电场产生球形闪电接地后不能顺利放电,发生爆炸,分解成多个球形闪电,四处飞窜伤人.4)500 hPa波动气流与850 hPa弱切变配合,为对流天气产生提供了条件,但高空要素和相关的对流参数量级较小,不具备强对流产生的条件.5)地形辐合(边界层辐合带)叠加在移入的切变系统上,使风场气旋式切变增强,D(散度)值大幅度降低,ζ(涡度)值大幅度增加,垂直上升运动加强,促成了弱对流向强对流演变;同时辐合线附近冷暖空气交替,使得条件不稳定能量增加,促进暖湿气流加速上升,产生梵净山景区强雷电天气.

关 键 词:雷电特征  成因  地形作用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Causes Analysis of the Strong Lightning in Fanjing Mountain of Guizhou on November 5, 2011
Shu Guoyong , Huang Hong , Yan Lihua.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Causes Analysis of the Strong Lightning in Fanjing Mountain of Guizhou on November 5, 2011[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36(1):65-70.
Authors:Shu Guoyong  Huang Hong  Yan Lihu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