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Ⅰ:诊断分析
引用本文:郑彬,蒙伟光.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Ⅰ:诊断分析[J].气象学报,2006,64(1):72-80.
作者姓名:郑彬  蒙伟光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基金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
摘    要: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受高原、海洋(海-气相互作用)、冷空气和陆地(陆面过程或陆-气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中南半岛由于是连接南海夏季风和印度、孟加拉湾季风的关键区,而且孟加拉湾不仅是亚洲最早爆发夏季风的地区,又是副热带高压最早断裂的地区.因此它的陆面过程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文章从200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和降水分析其活动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中南半岛陆面过程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和强度的影响.2004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19日爆发,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地面站点降水资料对这次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形势和降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活动由孟加拉湾移到中南半岛,引起中南半岛的降水增大,导致陆面过程发生改变(包含土壤湿度,感热、潜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最终使得中南半岛-南海之间的低层气温差出现符号逆转,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中南半岛-南海低层气温差同南海夏季风的活跃程度有密切的联系.通常负的温差出现后不久,南海夏季风即进入活跃期或非活跃期,正的温差出现之后则常常是南海夏季风的中断期.

关 键 词:南海夏季风  中南半岛  陆面过程
修稿时间:2005年4月25日

THE FEATURES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OF 2004 AND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LAND-SURFACE PROCESS IN INDO-CHINA PENINSULA Ⅰ: DIAGNOSTIC STUDY
Zheng Bin,Meng Weiguang.THE FEATURES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OF 2004 AND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LAND-SURFACE PROCESS IN INDO-CHINA PENINSULA Ⅰ: DIAGNOSTIC STUDY[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6,64(1):72-80.
Authors:Zheng Bin  Meng Weigu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