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准噶尔盆地南缘复式背斜类型及下部成藏组合成藏特征
摘    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据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地震剖面及重新处理的二维和三维剖面等资料,对南缘主要复式背斜开展构造解释。将南缘复式背斜类型进行划分,对复式背斜下部成藏组合成藏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认识如下:(1)准噶尔盆地南缘复式背斜可划分为继承型、走滑型、反转型、三重叠置型和隐伏型;(2)继承型复式圈闭发育于构造位移较小的第二排(高泉背斜)及第三排背斜带(呼图壁背斜)中;走滑型发育于天山挤压冲断和准噶尔盆地西缘褶皱山系阻挡的共同作用区,包括安集海背斜、独山子背斜及四棵树凹陷艾卡构造带上的西湖背斜和卡因迪克背斜等;反转型(东湾背斜)位于山前近EW向展布的第一排背斜带和第二排背斜带之间;三重叠置型复式背斜位于第二排背斜带(霍-玛-吐);隐伏型复式背斜位于山前第一排背斜带冲断带的下盘;(3)下部成藏组合(侏罗系—下白垩统)在不同类型复式背斜中具不同成藏特点,位于四棵树凹陷的继承型复式背斜(高泉背斜)以燕山期圈闭的后期强化为主,主要聚集了早期生成的液态烃。四棵树凹陷走滑型复式圈闭及独山子、独南等走滑型复式圈闭以液态烃为主;位于第三排背斜带的呼图壁继承型复式背斜以晚期捕获周缘高成熟烃源岩排出的气态烃为主,位于第一排背斜带及第二排背斜带之间的东湾反转型复式背斜和位于第二排背斜带的霍尔果斯、玛纳斯和吐谷鲁三重叠置型复式背斜以气态烃为主;位于第一排背斜带逆冲带下盘的隐伏型复式背斜于燕山期形成,预测以液态烃为主;(4)液态烃分布受到复式背斜捕获油气时周缘烃源岩的演化程度控制。其中,燕山期背斜区域更有利于早期烃类的捕获,可能为含油构造,隐伏型复式背斜很可能为最有潜力的含油构造。建议以寻找大-中型油田为主要目标,加快四棵树凹陷继承型及走滑型复式背斜的解析和钻探工作;以寻找大型天然气田为目标,加快安集海走滑型复式背斜、霍玛吐三重叠置型复式背斜的钻探工作;以寻找大型油田为目标,尽快组织第一排背斜带逆冲带下盘隐伏型复式背斜识别和解析的地震攻关,为未来上钻做好准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