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山造山带尖山和石板井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姓名:王鑫玉  袁超  龙晓平  张运迎  林正帆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摘    要:本文选取北山造山带公婆泉岛弧中部的尖山和石板井岩体展开研究。尖山花岗闪长岩具有典型埃达克岩特征,如较高SiO_2(56%)、Al_2O_3(15%)、Sr(400μg/g)含量以及高Sr/Y(60~88)、(La/Yb)N(7.73~15.5)比值,同时具有较高的Na_2O含量(Na_2OK_2O),低Y(8.15~11.2μg/g)和Yb(0.57~1.01μg/g)含量,并表现出弱的铕正异常(δEu=1.04~1.27)。石板井花岗岩不具有埃达克质特征。两个岩体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两个岩体近同时形成,其中尖山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63.4±2.9)Ma,石板井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62.6±3.0)Ma。尖山岩体的Sr-Nd同位素显示弱富集的特征,其中(~(87)Sr/~(86)Sr)0=0.7057~0.7058和εNd(t)=–0.4~–1.1,而石板井岩体具有相对高的(~(87)Sr/~(86)Sr)0(0.7070~0.7071)和低的εNd(t)(–2.9~–2.6),推测两者岩浆源区包含有俯冲沉积物组分或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壳物质的参与。结合其他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我们认为晚泥盆世尖山和石板井岩体是小黄山洋向南俯冲作用的结果,另外,晚泥盆世埃达克岩具有较大的斑岩铜矿成矿潜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20条):
[1]、北山造山带南部黄草滩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
[2]、赵鹏彬,张继军,高云鹏,朱海平,李武杰,贺争锋.内蒙北山白云山北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17,50(3):36-46.
[3]、董增产,杨成,辜平阳,王红,查显锋,陈锐明,张海迪.青海冷湖盐场北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1).
[4]、任宝琴,张辉,唐勇,吕正航.阿尔泰造山带伟晶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1,31(3):587-596.
[5]、杨春霞,于漫,高翔,王启航,王晓伟.甘肃北山造山带南缘石板泉一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甘肃地质,2016,25(4):7-13.
[6]、徐劲驰,顾雪祥,王佳琳,章永梅,何格,周超,刘瑞萍.新疆北山三峰山铜金矿区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8(2).
[7]、杨富全,毛景文,闫升好,刘锋,柴凤梅,周刚,刘国仁,何立新,耿新霞,代军治.新疆阿尔泰蒙库同造山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8,82(4):485-499.
[8]、蒋东祥,毛启贵,刘家军,于明杰,卫晓峰,程志龙.东天山小尖山金矿床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18,43(9):3049-3064.
[9]、刘明强.甘肃北山造山带红石山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7,26(3):232-238.
[10]、冈底斯西段萨果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
[11]、张熊猫,杨蓉.北秦岭造山带武关岩群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江苏地质,2018,42(4):575-583.
[12]、杨富全,毛景文,闫升好,刘锋,柴凤梅,周刚,刘国仁,何立新,耿新霞,代军治.新疆阿尔泰蒙库同造山斜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8,82(4):485-499.
[13]、李敏,任邦方,滕学建,张永,段霄龙,牛文超,段连峰.内蒙古北山造山带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18,43(12):4586-4605.
[14]、汪晓伟,崔方磊,孙吉明,朱小辉,白建科,朱涛.博格达造山带东段沙沟库都克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5,61(Z1):381-382.
[15]、陈超,滕学建,潘志龙,修迪,何娇月,赵华平,张欢,张金龙,杨菊.内蒙古北山造山带中段石板井地区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对北山洋闭合时间的限定[J].地质通报,2020,39(9):1448-1460.
[16]、俞胜,赵斌斌,贾轩,翟新伟,任杰东.北山造山带南缘一条山北闪长岩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西北地质,2022,55(4):267-279.
[17]、谢智 陈江峰.大别造山带变质岩和花岗岩的钕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1996,12(3):401-408.
[18]、西昆仑大红柳滩二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化学
[19]、高勇,丁华磊,郭瑞军,刘元元,王建斌.北山造山带公路井—三个井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调查,2016,3(1):26-34.
[20]、郭泱泱,郭安林,胡晓佳.双沟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J].云南地质,2012(1):134-13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