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
引用本文:张翠云,王昭.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386-390.
作者姓名:张翠云  王昭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    要: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是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基础,也是寻找流域生态环境退化原因的依据。针对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演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人口、耕地面积、水库总数、引水渠总长度和开采井总数等因子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法定量表达人类活动强度,据此计算的上、中、下游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 1%、87%和12%,说明中游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上游人类活动强度很弱,可以认为上游水循环的演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下游人类活动强度较上游大得多,说明影响下游水循环演化的因素中当地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计算的中游平原张掖地区近50年来 3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和80~90年代的人类活动强度分别为18%、28%和54%,80~90年代人类活动强度是50年代的 3倍,60~70年代的 2倍。人类活动强度经过50年代和60~70年代 2个时段的发展和积累,到 80~90年代达到最大,因此,这时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最大。研究方法对类似地区或相似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关 键 词:人类活动强度  定量评价  黑河流域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