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1年辽宁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引用本文:姜?珊,陈燕珍,刘希刚,曹戈然.2011年辽宁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海洋通报,2012,31(4):421-426.
作者姓名:姜?珊  陈燕珍  刘希刚  曹戈然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大连116015
摘    要:研究了辽宁东港鸭绿江口海域赤潮监控区6个测站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2011年5-10月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9.80伊104~3.66伊108个/m3,浮游植物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季5月,最低值出现在夏季8月.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33属70种,其中硅藻27属57种,甲藻4属11种,黄藻 1 属 1种,金藻 1 属 1种.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均为赤潮生物种.春季5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低,但优势度指数较高,优势种是尖刺拟菱形藻,成为形成赤潮的潜在生物要素.

关 键 词:东港赤潮监控区  浮游植物  群落
收稿时间:1/3/2012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2/3/1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