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印支期泸州-开江古隆起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作者姓名:颜照坤  李勇  聂舟  任聪  邵崇建  董顺利  张代柱  叶婷婷
作者单位:1.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2.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3.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502116);;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9YJ0468);
摘    要:印支期泸州-开江古隆起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由于其顶部广泛发育的岩溶不整合面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关于该古隆起的形成时间及成因机制长期存在很大分歧,既影响了对印支期上扬子地区构造演化的认识,也不利于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基于地震、钻井和野外露头资料,详细分析泸州-开江古隆起顶部不整合面,结合区域构造事件、全球海平面变化等资料,利用前陆盆地系统演化模型对泸州-开江古隆起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泸州-开江古隆起的形成及发展期在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消亡于瑞替期,该古隆起是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系统的一个组成单元——前缘隆起,其演化过程主要受控于晚三叠世龙门山造山楔的构造负载和前陆盆地沉积物的沉积负载.晚三叠世,在华北板块和羌塘地体共同向扬子陆块西缘汇聚的构造背景下,扬子陆块西缘发生NW-SE向地壳缩短,导致龙门山造山楔向扬子克拉通的逆冲推覆作用,控制了泸州-开江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

关 键 词:泸州-开江古隆起  晚三叠世  前陆盆地系统  四川盆地  动力学机制  前缘隆起  构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