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建造的西南山区成土母质分类方案——以大凉山区为例 |
| |
引用本文: | 欧阳渊, 张景华, 刘洪, 黄瀚霄, 张腾蛟, 黄勇. 2021. 基于地质建造的西南山区成土母质分类方案——以大凉山区为例. 中国地质调查, 8(6): 50-62. doi: 10.19388/j.zgdzdc.2021.06.05 |
| |
作者姓名: | 欧阳渊 张景华 刘洪 黄瀚霄 张腾蛟 黄勇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生态地质调查工程(编号: 0703)”“大凉山区生态地质调查(编号: DD20190542)”“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生态地质调查与综合评价(编号: DD20221776)”“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编号: DD20211386)”和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青藏高原国际大学科计划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为适应生态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对成土母质研究的要求,以四川大凉山区为例,提出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即以地质构造演化和地质建造环境为依据,结合残坡积物的成因类型对成土母质进行分类。大凉山区的成土母质可划分为第四纪冲洪积物、新近纪—第四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侏罗纪—白垩纪泥质岩类残坡积物、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中生代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砂泥岩类残坡积物、震旦纪—三叠纪碳酸盐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中酸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火山碎屑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基性—超基性岩类残坡积物、元古宙变质岩类残坡积物等12类。研究表明,大凉山区成土母质和土壤存在差异性,但同一成土母质上的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一定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成土母质形成的同一种土壤类型存在较大的地球化学差异。因此,基于地质建造的成土母质分类方案既能有效反映不同构造背景和成岩环境下的成土母质差异,又能有效表征成土母质与其上土壤的内在联系。
|
关 键 词: | 土壤 成土母质 地质建造 生态地质调查 大凉山区 |
收稿时间: | 2021-08-30 |
修稿时间: | 2021-12-2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调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调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