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太平洋暖池区沉积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颜钰,蒋富清,曾志刚.西太平洋暖池区沉积物源示踪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5):148-159.
作者姓名:颜钰  蒋富清  曾志刚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太平洋暖池8.5 Ma以来风尘输入变化及其古气候效应”(42076049),“西太平洋俯冲体系中岩浆活动及其对热液物质供给的制约”(91958213),“深海界面过程和化能生态系统”(422210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印太交汇区海洋物质能量中心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XDB42000000),“热液/冷泉区岩浆物质贡献与流体化学过程”(XDB42020402);
摘    要:从沉积物中提取示踪指标是研究西太平洋暖池区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准确识别沉积物的源区是其中的关键。目前已通过不同的物源示踪指标,如黏土矿物、石英单矿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碎屑组分的放射性成因SrNd同位素等,对西太平洋暖池北部和西部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暖池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和火山岛弧,部分来源于澳大利亚和/或新几内亚。本文系统归纳和总结了上述示踪指标在西太平洋暖池区的物源研究进展和成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西太平洋暖池沉积物源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 键 词:源区  沉积物  物源示踪  西太平洋暖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