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20 ka以来西菲律宾海黏土矿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蒋富清,周晓静,李传顺.220 ka以来西菲律宾海黏土矿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5):85-95.
作者姓名:蒋富清  周晓静  李传顺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崂山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5.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6.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太平洋暖池8.5 Ma以来风尘输入变化及其古气候效应”(4207604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印太交汇区海洋物质能量中心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XDB42000000);
摘    要:为揭示晚更新世以来西太平洋暖池黏土矿物输入变化的控制因素,对采自西菲律宾海本哈姆隆起上的Ph05-5孔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组成、来源和堆积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0 ka以来,该孔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13%)和蒙皂石(8%)为主,其次为绿泥石(6%)和高岭石(2%)。伊利石和绿泥石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蒙皂石主要源于菲律宾海周围岛屿的火山物质在海底遭受海水侵蚀后形成的自生Fe-蒙皂石和西菲律宾海周围岛屿上的物质风化后形成的他生Al-蒙皂石。220 ka以来,伊利石和绿泥石的堆积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高-间冰期低的旋回变化,与该孔总的风尘堆积速率、亚洲风尘和北太平洋风尘堆积速率一致。冰期/间冰期太阳辐射降低/增强、亚洲内陆干旱程度加强/减弱,是导致伊利石等源于亚洲内陆的黏土矿物向菲律宾海输入增加/减少的主控因素。Ph05-5孔蒙皂石的堆积速率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征,与该孔总的火山物质堆积速率一致。蒙皂石在轨道尺度的变化,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和热带类ENSO过程影响的降雨过程控制。冰期低海平面,菲律宾岛和海水的混合作用加强,使得蒙皂石的输入增加。此外,冰期在热带太...

关 键 词:黏土矿物  堆积速率  晚更新世  西菲律宾海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