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西省郑庄地区浅部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
引用本文:汪玉松,王增银,胡进武,王涛.山西省郑庄地区浅部地下水ρ(Ca)/ρ(Sr)和ρ(Mg)/ρ(Sr)分布特征及其地热示踪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04,23(4):105-108.
作者姓名:汪玉松  王增银  胡进武  王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202006)
摘    要:岩溶水中一般含有Sr^2 ,且其浓度会随着径流途径的延长而增大,在埋藏滞留区最大,相应的ρ(Ca)/ρ(sr)、ρ(Mg)/ID(Sr)值也最小。依据这一规律分析了以碳酸盐岩为热储层的郑庄地热异常区浅部地下水中ρ(Ca)/ρ(Sr)、ρ(Mg)/ρ(sr)值的分布特征,发现ρ(Ca)/ρ(Sr)、ID(Mg)/ID(sr)值异常区域与浅部地下水水温异常区域非常一致,ρ(Ca)/ρ(Sr)、ρ(Mg)/ρ(Sr)值与地下水水温呈线性关系,随着地下水水温的升高,其ρ(Ca)/ρ(Sr)、ρ(Mg)/ρ(Sr)值减小,表明ρ(Ca)/ρ(Sr)、ρ(Mg)ρ(Sr)值对岩溶型低温地热田的地热异常具有良好的示踪意义。

关 键 词:地热异常  ρ(Ca)/ρ(Sr)  ρ(Mg)/ρ(Sr)  示踪剂
文章编号:1000-7849(2004)04-0105-04
修稿时间:2004年2月1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