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庐山2002—2010年夏季强降水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黄水林,马晓琳,马中元,叶小峰,肖云.庐山2002—2010年夏季强降水特征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39-44.
作者姓名:黄水林  马晓琳  马中元  叶小峰  肖云
作者单位:[1]庐山气象局,江西九江332900 [2]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6 [3]萍乡市气象局,江西萍乡370002 [4]新余市气象局,江西新余338025
基金项目:2010年江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编号:JXQX2010Z03)
摘    要: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庐山2002—2010年夏季(7—9月)强降水(日降水量≥50 mm)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天气系统分型,并对降水期间的气象要素变化、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夏季强降水日数平均每年为2.8 d,少约1 d,多达5 d。四类天气系统中台风占44%,西风带占32%,副热带高压边缘占16%,东风波占8%。(2)强降水过境时的要素变化,不同系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台风影响时会出现降压、降温、增湿、风向旋转、风速增大以及较山下大几倍至几十倍的降水等要素变化;西风带系统影响时,会出现气温明显下降、气压前降后升的过程;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时,前期高温、气压无明显波动,降水以午后到傍晚雷阵雨为主,常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强雷电;东风波系统影响时,要素反应弱,降水既有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强降水,又有台风性质的大降水。(3)台风系统云图主要表现为螺旋状结构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结构,雷达回波表现为混合型降水;西风带系统则呈东北—西南带状云系和带状回波分布;副热带高压边缘在午后到傍晚有一些分散的对流云团不断生消,较少移动,雷达图上午后到傍晚有分散的对流性回波发展;东风波自东向西移动,有带状云系相配合,带来明显的强降水,利用雷达也可以监测到南北向回波带自东向西移动。

关 键 词:庐山  强降水  天气系统  气象要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