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及邻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与东特提斯构造域
引用本文:倪金龙,夏斌,刘海龄.南海及邻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与东特提斯构造域[J].海洋地质动态,2005,21(10):11-16.
作者姓名:倪金龙  夏斌  刘海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南海及邻区大地构造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演化(KZCX2-SW-117),致谢:本文在成文过程中曾与王喜臣、刘海龄两住研究员进行多次交流,在此表示感谢!
摘    要:以南海及邻区的前中生代地层分布研究为基础,划分了该区域前中生代的褶皱基底分区.其中,晋宁期褶皱基底主要分布于琼南地块和昆嵩地块,围绕其周缘发育的依次有加里东期、海西期等褶皱变质基底,从华南大陆向东南沿海,其基底也依次由老变新.在基底分区及前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前中生代的缝合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海南岛的九所-陵水构造带、西沙北海槽、中央海盆的北侧可能存在一条“琼南缝合带”,作为马江缝合带的东延.前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两个大的地质时期,即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时期,构造演化的特点主要是各地块的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最终形成了多个变质褶皱基底和多条古缝合带.软流圈的对流作用可能是控制各地块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的主要动力机制.

关 键 词:褶皱基底  构造演化  东特提斯  对流作用  南海
文章编号:1009-2722(2005)10-0011-06
收稿时间:2005-06-17
修稿时间:2005年6月17日

Pre-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djacent Area and Eastern Tethyan Real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