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从实验模拟到现场实施
引用本文:沙志彬, 许振强, 付少英, 梁金强, 张伟, 苏丕波, 陆红锋, 陆敬安.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气源特征探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39(4): 116-125.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9010902
作者姓名:沙志彬  许振强  付少英  梁金强  张伟  苏丕波  陆红锋  陆敬安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2.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760;3.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海域冷泉系统演变过程及其机制”(2018YFC031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DD20160211)
摘    要:
通过钻探,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在5个取心站位目标层段进行了保压取心,获取了水合物岩心释放气样品,同时在13个层段获取了水合物分解气体样品。钻探取心的5个站位都在航次现场选择层段制备了顶空气样品。所有气体均进行了气体组成与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合物气体组成以甲烷占绝对优势,甲烷含量96.5%~99.8%;乙烷含量极少,为(175~554)×10-6,未检测出C2+以上烃类气体。
水合物气体甲烷碳-氢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δ13C1为-68.4‰~-71.2‰,δDC1为-182‰~-184‰,据此判识水合物气体成因类型为生物成因气。水合物气源成因类型与水合物产出形态没有直接关系,多种产出类型的水合物可能与储层发育及形态特征有密切联系。主要气源位于1000m以内的浅地层中,主要以侧向运移方式运移至稳定域有利部位形成水合物。


关 键 词:天然气水合物  气源  成因类型  生物气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
收稿时间:2019-01-09
修稿时间:2019-04-11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