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3 年3 月27 日台湾南投MW 6. 0 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
引用本文:金笔凯,郑勇,熊熊.2013 年3 月27 日台湾南投MW 6. 0 地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J].中国地震,2013,29(4):424-437.
作者姓名:金笔凯  郑勇  熊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徐东大街340 号430077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 号(甲) 100049;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徐东大街340 号430077;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徐东大街340 号430077
基金项目:地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308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174086 )、中科院测地所重要方向项目(KZZD-EW-TZ-05)联合资助
摘    要:采用基于近远震波形的CAPjoint 方法,对2013 年3 月27 日台湾南投MW6. 0 地震分别进行了单独反演和联合反演,获得了各自的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其中,联合反演所得的最优双力偶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方位角0°,倾角30°,滑动角78°;节面Ⅱ:方位角193°,倾角60°,滑动角96°;震源深度18km。为了验证联合反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采用由重抽样理论发展而来的Bootstrap 方法,对近远震数据分别进行了重采样,并对其单独反演和联合反演所得的参数进行了统计,验证了联合反演的有效性及稳定性,并发现远震反演震源深度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受台站分布的影响,若要获得精确的震源深度则需要方位角分布较好的远震台站记录。根据前人对集集地震及车笼埔断层的研究成果以及南投地震的发震断层性质接近车笼埔断层的认识,推测此次地震可能发生在车笼埔断层上。

关 键 词:机制解  深度  波形反演  Bootstrap
收稿时间:2013/4/1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