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岳山17.9亿年英安斑岩的发现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部裂谷系成因的约束
引用本文:范昱宏,祝禧艳,段庆松,马建锋,贾朝媛,刘书琪,赵太平.太岳山17.9亿年英安斑岩的发现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南部裂谷系成因的约束[J].岩石学报,2024(4):1327-1342.
作者姓名:范昱宏  祝禧艳  段庆松  马建锋  贾朝媛  刘书琪  赵太平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714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62103、42220104008)联合资助;
摘    要:熊耳群火山岩系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南部地区,主体喷发时限是1.75~1.80Ga。作为华北克拉通早期板块构造调整阶段的首次大规模岩浆活动,该火山-侵入岩系的形成时限、时空分布规律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尚有争议,制约了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构造演化的进一步认识。本次研究在华北中部太岳山地区识别出中元古代英安斑岩,与古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围岩呈侵入关系,无明显变质变形。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该英安斑岩形成于1.79Ga,属于熊耳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样品中约90%的锆石显示出~1.92Ga和~2.16Ga两期年龄峰值,推测其为围岩的捕获锆石。英安斑岩SiO2含量为65.12%~66.11%,A/CNK=0.91~1.05,全碱(K2O+Na2O)含量为6.85%~7.28%,Na2O/K2O=0.48~0.54,属于钾玄岩系列。样品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Ba、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华北克拉通南部地区熊耳期英安-流纹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完全一致...

关 键 词:英安斑岩  熊耳火山-侵入岩系  三叉裂谷  太岳山  华北克拉通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