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扫子山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
引用本文:董增产,奚仁刚,王国强,卜涛,黄博涛,过磊.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扫子山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J].地质通报,2024(Z1):302-316.
作者姓名:董增产  奚仁刚  王国强  卜涛  黄博涛  过磊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北山图拉尔根—辉铜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81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西昆仑北带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编号:2023-JC-ZD-15);
摘    要:甘肃北山地区扫子山组形成于早石炭世,是红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保存了红石山古洋盆形成及演化的地质信息,是讨论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环境及洋盆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套地层构造变形强烈,原始层理难以辨识,为研究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增添了难度。基于此,在查明扫子山组物质组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厘定其构造序列,并通过剥离后期构造改造,恢复原始沉积层理。结果表明,扫子山组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第1期为北北西—南南东向逆冲兼左行走滑,可能为洋壳向北俯冲的产物;第2期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挤压兼右行走滑脆-韧性变形,可能为碰撞阶段的产物;第3期构造变形以北东—南西向左行走滑为主,为次一级的晚期构造变形。变形样式及变质程度表明,扫子山组以中浅层次构造变形为主,地层未发生明显的倒转和缺失,该套地层物质成分及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显示裂谷型盆地向南趋于成熟的火山-沉积特征。结合红石山-蓬勃山断裂以北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弧岩浆岩,揭示了红石山古洋盆向北俯冲的动力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演化过程提供地质依据。

关 键 词:甘肃北山  扫子山组  构造变形  红石山洋  动力学背景  地质调查工程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