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性评价
引用本文:周霖,张旭红,周成,靳轶婷,吕丝丝,秦秋月.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性评价[J].中国沙漠,2023(6):142-150.
作者姓名:周霖  张旭红  周成  靳轶婷  吕丝丝  秦秋月
作者单位:1.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4. 山西财经大学数字文旅产业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GL166);
摘    要:以黄河流域为研究靶区,构建了基于旅游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品供给、公共服务、产业人才和生态环境等6大维度、4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权重、加权TOPSIS和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子系统权重、综合性发展以及耦合协调给予研究。结果显示:子系统权重旅游技术创新>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产业人才>旅游生态环境>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创新产出、旅游经济规模、旅游人才规模、生态环境治理、公共信息服务、旅游资源丰富度分别在上述子系统中所占权重也较大。旅游经济发展与产品供给在黄河流域空间格局相似,旅游科技创新与产业人才的空间格局相似。旅游生态环境则与其他子系统差异较大,在黄河流域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分布格局。除四川省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在黄河流域总体呈河段差异性特征,下游省区发展等级较高,中下游省区次之,上游省区多为低等级类型。此外,沿线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主要有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3种类型。

关 键 词: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  系统性评价  TOPSIS  黄河流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