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农文旅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肌理
引用本文:杨玉欢,贺建雄,张新红,芮旸.中国农文旅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肌理[J].干旱区地理,2023(3):448-459.
作者姓名:杨玉欢  贺建雄  张新红  芮旸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 西安西大城乡规划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3.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174,42261034)资助;
摘    要:探索农文旅长效融合机制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鉴于此,选取表征农文旅发展水平的名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CCD)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探究了中国农文旅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肌理。结果表明:(1)农、文、旅3产业发展水平不同步性、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特征突出。(2)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文旅先行、农业滞后”的特征,空间耦合协调性一般。(3)农文旅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的集聚特征显著,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局部分异特征。(4)农文旅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强度分别为:创新水平>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是农文旅耦合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5)农文旅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异受多因子复杂耦合作用,创新水平与社会文化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效果明显强于其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

关 键 词:农文旅  融合机制  影响因素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地理探测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