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再分析数据集中印度洋季节内信号的评估 |
| |
作者姓名: | 蒙泽 周磊 秦箭煌 付红丽 王关锁 |
| |
作者单位: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卫星遥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30;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山东青岛26606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季节内变化是热带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北半球夏、冬两季为例,对比了海洋再分析数据集(ECCO2、SODA3和CORA)与卫星观测海表面温度(SST)以及海表面高度(SSH)在印度洋区域季节内信号的差异;还以冬季MJO(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事件和夏季季风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强迫过程中再分析数据与观测数据的差异与原因。结果表明,再分析产品在近岸海域具有与观测数据相当的季节内波动,但是在大洋内部,除CORA在赤道中印度洋略强于观测数据,其他再分析数据季节内波动明显弱于观测数据20%以上,SODA3甚至达到60%以上。具体来说,在东传MJO和北传CIO (Central Indian Ocean mode)事件期间,再分析数据中热力强迫下的季节内SST变化呈现较好,仅ECCO2和CORA在相位上滞后观测数据5~10 d。在夏季CIO的SST异常西传期间,再分析数据中动力强迫下的季节内变化呈现较差,ECCO2和CORA仅在85°E~95°E呈现出微弱的西传信号,SODA3的SST异常并未西传;而且强度上,90°E~100°E附近所有再分析SST异常均弱于观测数据50%以上。通过对比东印度洋上混合层季节内流速发现,CIO事件期间再分析流速振幅弱于观测数据51.42%,且CIO波峰期间与观测数据的相对偏差达到65.16%。再分析数据中动力强迫的信号呈现较弱,可能是导致季节内变化在大洋中部明显弱于观测数据的原因。因此,要提升再分析产品中季节内信号,不仅需要关注热力与动力强迫的修正,更需要扩大海洋观测以增加数据同化,尤其是在赤道印度洋海域需要加强对海流的观测。
|
关 键 词: | 印度洋 季节内振荡 MJO CIO 海洋再分析数据集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