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藏南定结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的隆升剥蚀历史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凌逸云,张进江,王佳敏,王,洋,刘世然.藏南定结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的隆升剥蚀历史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2018,0(4):1375-1388.
作者姓名:凌逸云  张进江  王佳敏      刘世然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
摘    要:本文利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藏南定结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的隆升和剥露过程,并探讨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塑造地貌形态的耦合性。由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可能导致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GHC)的冷却剥蚀在构造强烈时期主要由构造活动控制,在构造活动平静期主要与外动力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在定结地区的GHC选取两个剖面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研究,剖面高程跨度为3 800~4 500 m,其年代学结果范围为11~2 Ma,揭示了中新世以来经历了3 个阶段的冷却剥蚀历史。不同的冷却剥蚀阶段具有不同的驱动力,中新世晚期11 Ma左右的隆升剥蚀阶段,主要是由构造活动驱动;7~3 Ma的缓慢冷却剥蚀阶段,构造活动趋于平静,主要与区域内的河流侵蚀作用密切相关;上新世晚期3 Ma以来较快速的冷却剥蚀阶段,以河流侵蚀为主的外动力作用加强。定结GHC在3 Ma以来冷却剥蚀速率迅速增强,并且驱动力主要为外动力地质作用,暗示了GHC经历了中新世强烈的构造隆升之后已经确定了现有地貌格局,在3 Ma已达到显著高度。

关 键 词: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  磷灰石裂变径迹  剥蚀速率  上新世晚期
收稿时间:2018-03-05
修稿时间:2018-03-05;

Cenozoic exhuma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 in the Dinggye area,southern Tibet,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Ling Yiyun Zhang Jinjiang Wang Jiamin Wang Yang Liu Shiran.Cenozoic exhuma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 in the Dinggye area,southern Tibet,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2018,0(4):1375-1388.
Authors:Ling Yiyun Zhang Jinjiang Wang Jiamin Wang Yang Liu Shiran
Institution: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ic Evolu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