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晚期增生过程的数值模拟:以那丹哈达为例
引用本文:陶建丽,楼达,戴黎明,李三忠,董昊,马芳芳,兰浩圆,李法坤,王亮亮,刘泽.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晚期增生过程的数值模拟:以那丹哈达为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5).
作者姓名:陶建丽  楼达  戴黎明  李三忠  董昊  马芳芳  兰浩圆  李法坤  王亮亮  刘泽
作者单位: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摘    要:许多现存造山带中均发现了洋岛玄武岩(OIB)和地幔柱型蛇绿岩记录,因此洋底高原增生是大陆生长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对控制洋底高原增生过程的机制仍不清楚。采用热-机械-岩石学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洋底高原的陆缘增生过程,结果显示洋底高原向大陆边缘增生具有3个控制因素:(1)减薄的大陆边缘;(2)海洋岩石圈中的"薄弱"层;(3)年轻的洋底高原。模拟结果与中国东北地区那丹哈达地体的野外构造解析结果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揭示了洋底高原和东北亚大陆边缘的强烈挤压引起俯冲带的应变集中,产生与阿尔卑斯型褶皱相关的高角度逆冲断层和背冲断层,并伴随低级变质作用的构造折返过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