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引用本文:孙卫东,李献华,丁兴,胡艳华,杨晓勇.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J].矿物学报,2007,27(Z1):38.
作者姓名:孙卫东  李献华  丁兴  胡艳华  杨晓勇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摘    要:中国东部有着十分独特的演化历史.例如华北曾经是一个有着30多亿年历史的古陆块,古生代金伯利岩的存在表明华北克拉通在古生代岩石圈厚度仍然达到200 km,但是到了中生代以后岩石圈厚度降低至约80 km(Xu,2001),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长期以来,中国东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取得了大量成果,与此同时有关中国东部构造演化的模型也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有:拆沉模型、热侵蚀模型和岩石圈置换模型(Xu,2001;Wu等,2002;Gao等,2004).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东部的影响也受到广泛关注(Xu等,1987;Zhou和Li,2000;Zhou等,200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