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龙门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与2008年汶川(M=7.9)地震
引用本文:J.Hubbard,J.H.Shaw,郭婷婷.龙门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与2008年汶川(M=7.9)地震[J].世界地震译丛,2009(1):1-7.
作者姓名:J.Hubbard  J.H.Shaw  郭婷婷
作者单位:[1]不祥 [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摘    要:龙门山山脉,即2008年5月12日汶川(M=7.9)毁灭性地震的发生地,界定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缘,并显现出比青藏高原任何地方都大的地形起伏。然而,在这次地震之前,大地测量与地质调查工作都没有测到横跨该山系前缘有明显的缩短变形(Shenetal,2005;Meade,2007;Chenetal,2000),从而引起了关于该山岳带地形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激烈争论。现已提出两个端元模型:(1)脆性地壳增厚,即具有大量滑动的逆冲断层切穿岩石层并引起隆起(Ta—pponnieretal,2001);(2)地壳流动,即青藏高原下地壳的低粘度物质向外挤出,抬升了喜马拉雅山东北部的地壳(Roydenetal,1997;Burehfiel,2004;Bird,1991)。在此,我们使用平衡地质剖面来说明该山系前缘的地壳缩短、构造起伏与地形地貌是密切相关的。这表明,地壳缩短是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的隆起及其地形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致使沿该山系前缘大型逆冲断层发生破裂,并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大范围破坏的2008年汶川地震(M=7.9)就是这种地壳缩短过程的作用表现。

关 键 词: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  地震  汶川  隆起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形起伏  地质调查工作

Uplift of the Longmen Shan and Tibetan Plateau,and the 2008 Wenchuan (M=7.9) earthquake
J.Hubbard J.H.Shaw.Uplift of the Longmen Shan and Tibetan Plateau,and the 2008 Wenchuan (M=7.9) earthquake[J].Translated World Selsmology,2009(1):1-7.
Authors:JHubbard JHShaw
Institution:J.Hubbard J.H.Shaw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