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辽盆地深部基底地应力状态:来自松科2井地应力实测数据的证据
引用本文:王斌,孙东生,李阿伟,杨跃辉,陈群策.松辽盆地深部基底地应力状态:来自松科2井地应力实测数据的证据[J].地学前缘,2024(2):377-390.
作者姓名:王斌  孙东生  李阿伟  杨跃辉  陈群策
作者单位:1.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4122);;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002AF080003,202102AF0800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DZLXJK202201,CKSF2021462/YT,CKSF2023308/YT,CKSF2023316/YT);
摘    要:松辽盆地基底内的地应力状态是地震等地质灾害研究、盆地动力学分析和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数据。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钻孔岩心的近原位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本文将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应用于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SK-2)深部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松辽盆地基底内近6~7 km的三维地应力状态,结果表明盆地基底内(6 646~6 846 m)为走滑断层应力环境(σHVh),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E-W方向。盆地基底内的应力状态与盆地内及周边邻近区域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7~15 km)所反演的应力环境相吻合。盆地基底处于以E-W向近水平挤压为主导的构造应力场,这种应力状态的形成,可能为西太平洋板块NW向挤压运动背景下,受控于NE-NEE走向的依兰—伊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右行走滑产生的次级应力场。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及松辽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松辽盆地  松科二井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  震源机制解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