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8年7月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机制
引用本文:任荣彩,刘屹岷,吴国雄.1998年7月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机制[J].气象学报,2007,65(2):183-197.
作者姓名:任荣彩  刘屹岷  吴国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    要:利用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98年7月二度梅期间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作用机制进行了诊断。结果发现,梅雨间歇期副高单体异常向西、向北发展期间,高层南亚高压曾离开高原上空东移(伸)至120°E以东;南亚高压返回高原上空时,中层副热带高压减弱南落,两者有相向然后相背移动的趋势。进一步研究这两个高压系统密切关联的原因又发现,南亚高压通过两种作用机制影响中层副高的短期变异:南亚高压在东移过程中,高空负涡度平流动力强迫的下沉运动在中层副高区域产生辐散,从动力上影响副高内的负涡度发展;另一方面,强烈下沉运动伴随的绝热加热效应又有利于纬向温度梯度维持,有利于南北风发展,从热力上间接影响西太副高的发展。最后,利用R42L9/LASG大气环流模式进行敏感性数值试验,通过改变高空南亚高压东移产生的负涡度效应,发现中层副热带高压区确有强迫产生的动力辐散和绝热加热出现,并对应副高的异常加强,成功地验证了诊断所揭示的1998年夏季副高短期变异过程的两种机制。

关 键 词:南亚高压  副高短期变异  作用机制
修稿时间:2006年5月12日

IMPACT OF SOUTH ASIA HIGH ON THE SHORT-TERM VARI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OVER WESTERN PACIFIC IN JULY 1998
Ren Rongcai,Liu Yimin,Wu Guoxiong.IMPACT OF SOUTH ASIA HIGH ON THE SHORT-TERM VARI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OVER WESTERN PACIFIC IN JULY 1998[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7,65(2):183-197.
Authors:Ren Rongcai  Liu Yimin  Wu Guoxiong
Abstract:
Keywords:South Asian High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over Western Pacific  Short range vari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