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引用本文:张人权,梁杏,万军伟.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0(4):26-30.
作者姓名:张人权  梁杏  万军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19991230003014专题2)
摘    要:历史时期,长江中游的河道在科氏力、掀斜构造活动的影响下,长期南移。在主泓南移、气候由湿变干、分汊淤浅的背景下,大量人口由北方迁入,促使沿长江主泓的围堤迅速发展。原先多汊分流的河道,演变为被围堤约束的狭窄河道。水沙集中于狭窄的堤围河道,洪峰难以调节,泥沙淤高河床,形成水涨堤高、堤高水涨的恶性循环。宋末至明代,是长江中游围堤基本成型与完善,也是洪水位不断抬升,洪灾不断加剧的时期,说明洪灾加剧与围堤密不可分。现有的防洪方针,延续了历史上"抗拒洪水"的思路,没有体现"与洪水共处"的原则,需要进行反思。建议采取"疏导为本"的防洪方针,恢复与增加长江中游分流汊道,扩大江河行洪能力,分散泥沙淤积,以达到可持续治洪的目的。

关 键 词:长江中游  历史时期  河道演变  围堤  洪灾发展  防洪方针
文章编号:1000-3665(2003)04-0026-05
修稿时间:2002年11月14

Evaluation of the channels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ntensification of floods in its historical period
Abstract:
Keywords: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historical period  evolution of channel  embankment  intensification of flood disaster  strategies for flood-control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