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及亚型)划分的新意见
引用本文:廖士范.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及亚型)划分的新意见[J].贵州地质,1998,15(2):139-144.
作者姓名:廖士范
作者单位:地矿部贵州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摘    要:全球铝土矿都是在南北纬23°~25°以内(热带、亚热带)在适宜的地理、地形的海洋气候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形成的。为此其矿石结构、构造都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碎屑、红土砾块,无一例外,统称为风化壳(红土)铝土物质构成。它们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其迁移就位不同便形成不同的亚型红土铝土矿床。在第四纪以前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床深埋地下,再随地壳上升迁移到地表或地壳浅部,经过酸性地下水将其中硅质溶解淋失,便形成多孔隙的土状、半土状富矿的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其亚型的划分与红土铝矿矿床的亚型相同。

关 键 词:铝土矿床  矿床成因  矿床类型  矿矿划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