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物性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属南天山构造带的前陆盆地,北临南天山褶皱带,南抵塔北隆起,构造单元上可划分为四带三凹,克拉苏构造带位于其中部,演化受大北—克拉苏断裂带控制。大北—克深地区位于克拉苏构造带克拉苏断裂下盘克深区,北部发育克深北断裂,南部发育克深断裂。在该区发现大北、克深等大型气田,均以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为岩储层。大北地区孔隙度集中分布于6.0%~10.0%,平均7.39%,渗透率集中分布在(0.1~1.0)×103μm2,平均为1.75×103μm2;克深地区孔隙度集中分布在3.5%~9.0%,平均为6.1%;渗透率集中分布在(0.1~1.0)×103μm2,平均为1.36×103μm2,大北地区储层物性明显优于克深地区。研究表明,影响两个区域储层物性的因素有构造,沉积、油气充注和成岩四点,其中构造是主要控制因素。大北、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均受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克深地区古构造应力更大,构造压实减孔量更大;由于沉积期地形不同,克深地区较物源较近,短的搬运距离致使克深地区储层长石含量较高,在抬升时受地下水淋滤作用较强,生成大量自生黏土矿物堵塞孔隙;流体包裹体观察结果表明,大北地区发育有两到三期的油气充注,而克深地区发育一期气体充注。伴随着每期油气充注而来的酸性流体对储层产生溶蚀,油气的充注也会抑制胶结物的生成,使得大北地区孔隙度较高。同时。克深地区储层胶结作用更为强烈,胶结减孔量大。由于以上四种因素相互叠加影响,导致大北地区储层物性优于克深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