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9年7月上半月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吴珊珊,邹海东.2019年7月上半月中国南方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J].甘肃气象,2022(4):589-595.
作者姓名:吴珊珊  邹海东
作者单位:1.江西省气候中心330096;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30022;3.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气象局564300;
基金项目:江西省气象局科技项目(JX2020Z15);江西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JX2021Y03);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K2022005)共同资助。
摘    要:7月上半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异常对我国双季稻生产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利用1981—2010年及2019年7月中国区域约2400个国家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提供的分辨率为2.5°×2.5°的逐日及分辨率为1°×1°的逐6 h再分析资料,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诊断分析2019年7月上半月我国南方降水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2019年7月上半月南方地区的异常持续性降水发生在高层南亚高压偏南偏东、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偏西、低层江南华南地区位势高度场偏弱(气旋性环流异常)的环境下;用非地转湿Q矢量对上升运动进行诊断发现2019年7月上半月南方地区异常持续性降水对应的上升运动主要由非绝热加热造成,且强盛的非绝热加热又主要由中低层强盛的水汽通量辐合造成;赤道西太平洋较大的海温水平梯度有利于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在赤道以北形成一个类似Walker cell的纬向环流,其下沉支有利于孟加拉湾至菲律宾一带出现反气旋环流异常,增加孟加拉湾和南海向北的水汽输送。对2019年7月上半月我国南方地区异常降水的研究发现,赤道西太平洋的海温水平梯度变化会通过影响越赤道气流来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风场及水汽通量,进而影响我国南方地区7月上半月的降水。

关 键 词:南方降水异常  上升运动  非地转湿Q矢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