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采暖期和采暖期青岛市及中国东部臭氧和细颗粒物模拟研究
摘    要:利用WRF-CMAQ模式对2013年5月17日—6月7日(非采暖期)和11月8—12月1日(采暖期)青岛市以及中国东部地区O3和PM2.5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WRF-CMAQ模式能够合理的模拟出青岛市不同时期O3和PM2.5的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青岛市非采暖期O3浓度平均值高于采暖期,且非采暖期高于中国东部地区平均值;而非采暖期PM2.5平均值低于采暖期,且均高于中国东部地区平均值。青岛市不同时期近地面O3主要来源为垂直传输。青岛市PM2.5的来源在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存在差异,其非采暖期主要来源为一次源排放和液相化学过程;采暖期其主要来源仅为一次源排放。青岛市O3二次生成在非采暖期受VOC和NOx协同控制或VOC控制;在采暖期,青岛市的O3生成受VOC控制。削减华北区域的NH3和SO2可以最好的控制非采暖期青岛市PM2.5浓度;在采暖期,削减华北区域的NH3和NOx排放,对青岛市PM2.5降低最显著。


Simulation Study of Ozone and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in Qingdao and Eastern China in Non-Heating and Heating Period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