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丘陵山区家庭农场时空拓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摘    要:丘陵山区农业转型的关键是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而家庭农场作为农户家庭经营的典型,且根植农村又服务于农户和农业,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重点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家庭农场发展相异,目前多侧重平原地区家庭农场规模效益、发展模式、制约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而有关丘陵山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揭示丘陵山区家庭农场动态变化过程及驱动力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1062户家庭农场为例,综合选取最近邻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家庭农场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分布的驱动机制,从而揭示丘陵山区家庭农场发展的格局—过程—机理。结果表明:(1)江津区家庭农场在空间分布上呈南北分异、显著集聚的特征,不同产业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2)家庭农场数量呈阶段性增长,2013—2016年为起步快速增长阶段,2017—2019年为成熟缓慢增长阶段;(3)家庭农场空间演化整体呈东北—西南向发展,且绝大部分产业家庭农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拓展,但花椒产业家庭农场呈西北—东南方向演化;(4)家庭农场分布的主导因素因产业而异。粮油产业家庭农场分布受经营耕地面积主导,而其他产业家庭农场分布除受经营耕地面积和乡村劳动力共同主导外,交通通达性对果蔬产业家庭农场、水系健全度对水产产业家庭农场、种植业商品化率对特色产业家庭农场、政府补贴率对花木产业家庭农场的影响也起主导作用。年均气温、降水、海拔等自然方面因素以及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经营主体条件对家庭农场分布影响较小。不同产业类型家庭农场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力的揭示,可认识家庭农场发展的产业差异性,有助于家庭农场的精准培育,为分地区、分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