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秦岭某些花岗岩稳定同位素特征看其成因
引用本文:乔怀栋.从秦岭某些花岗岩稳定同位素特征看其成因[J].河南国土资源,1986(4).
作者姓名:乔怀栋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矿局科研所
摘    要:秦岭地区老君山及熊耳岭花岗岩体,经我们测得Sr87/Sr86初始比值为0 7037—0.7059和0.7054,δO~18为7.81—9.25和7.00若按国内外花岗岩分类,自然归属于I型、磁铁矿系列和同熔型花岗岩范畴。而实际上应归属于S型、钛铁矿系列和改造型花岗岩范畴,如何解释这种“反常”现象呢?笔者认为这是由秦岭地壳组成特点决定的。秦岭地壳具有盖层和基底,较老的地层多为古洋壳。基底及古洋壳地层的岩石多数来自上地幔,这些岩石经交代、改造、重熔等形式生成的花岗岩,自然稳定同位素值具有低—偏中等值的特点。秦岭地区有八期花岗岩,是我国花岗岩广泛发育地区之一,大的花岗岩基,从理论上讲不可能来自上地幔,秦岭地区属大陆内部地壳厚度大,基底和古洋壳的物源多来自地幔,由此形成的壳源花岗岩,具有秦岭的特色,与华南地区壳源型花岗岩有所不同, 花岗岩的成因是个复杂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