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初探
引用本文:冯益民,吴汉泉. 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初探[J]. 西北地质科学, 1992, 0(2)
作者姓名:冯益民  吴汉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西安,710054,西安,710054
摘    要:北祁连山出露有中寒武世中晚期和早中奥陶世两期蛇绿岩。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35.5 Ma和440-460 Ma的两期高压变质带赋存于中寒武统和下中奥陶统中。大量地质记录揭示北祁连山是介于阿拉善地块和中祁连地块间的一个早古生代缝合带。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是复杂的。中寒武世早期统一的中国古陆经陆内裂谷作用发生裂解,于中寒武世中晚期形成北祁连洋。到晚寒武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早奥陶世北祁连地区再次拉张,遭受第二次大洋化,到中奥陶世形成具沟弧盆体系的成熟大洋。晚奥陶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于晚奥陶世末碰撞成山,志留纪在新生褶皱山系前形成前陆盆地,盆地底部的下志留统下部层位的磨拉斯可视为碰撞造山的标志。到泥盆纪进入碰撞期后造山阶段,泥盆纪磨拉斯则作为碰撞期后造山作用的标志。北祁连山及其邻区经历了石炭-三叠纪上叠盆地发展阶段,到侏罗纪进入陆内造山阶段。陆内造山作用的主要特征是山脉抬升、盆地沉降,形成盆-岭构造。这个作用一直持续到现在。笔者还对碰撞作用和造山作用的类型进行了讨论。认为软碰撞(soft collision)引起洋盆闭合,但不造山,硬碰撞(rigid collision)使残留海盆闭合并形成新生褶皱山系。在北祁连可以辨认出碰撞造山、碰撞期后造山及陆内造山这3种类型各具特征的造山作用。

关 键 词:北祁连山  早古生代缝合带  构造演化

TECTONIC EVOLUTION OF NORTH QILIAN MOUNTAINS AND ITS NEIGHBOURHOOD SINCE PALEOZOIC
Feng Yimin and Wu Hanquan. TECTONIC EVOLUTION OF NORTH QILIAN MOUNTAINS AND ITS NEIGHBOURHOOD SINCE PALEOZOIC[J]. Northwest Geoscience, 1992, 0(2)
Authors:Feng Yimin and Wu Hanquan
Abstract:
Keywords:North Qilian mountains early Paleozoic suture zone tectonicevolu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