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夏季风期间青藏高原东部热源的分析
引用本文:新田勍.夏季风期间青藏高原东部热源的分析[J].气象,1984,10(8):7-12.
作者姓名:新田勍
摘    要:研究表明,控制青藏高原东部的向上质量环流、大尺度感热源和水汽汇象一个整体,但它的时空变化是相当显著的。 高原区最大加热在400毫巴附近,约4℃/日。从高原地面供给的热量和游热释放这两项效应与净总加热量接近相等。高原上由于凝结减少的水汽一般为地面蒸发供给的水汽所平衡,而大尺度运动带来的水汽辐合效应却相当小。与此相反,低层的西南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因而在高原南部包括印度阿萨姆地区出现了大雨。大量的凝结热释放到整个对流层,在400毫巴附近最多。在高原的北部和东部斜坡上,分别观测到加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还发现青藏高原的东部(除去其偏北部分),上升运动和热源的日变化较大。12时(世界时,地方时约为18时)的上升运动和热源比00时的为强。垂直速度和热源的日变幅分别为1—2毫巴/小时和1—2℃/日。 青藏高原东部的总加热、降水和相对涡度的平均值具有10—15天和30天左右的长周期振动。它们与印度中部的降水存在着反位相关系。青藏高原热源的长周期振动可能是整个夏季风活动振荡的一部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